2020年肥市“首鼠兩端”,又逢源?
發布時間:2019-12-31 閱讀次數:4327次
2019年轉瞬即逝,國內肥市低迷,無論是廠商的心態,還是后市的可操作性,都帶有一定的風險信號。各大肥種表現情況不一:尿素價位起起落落、磷肥產能進一步降低、復合肥虧損面擴大、鉀肥產能過剩持續增加,全年業績堪憂。2020年農資市場將面臨什么形勢,化肥市場走向如何?
氮肥:低位調整
眾所周知,2019年的冬儲市場滯后性明顯,上游產銷和下游備貨均不流暢,市場氣氛不盡人意。在此之前,國內尿素行情一波三折,漲跌頻繁,原本印度2019年底最后一次招標的發布或被國內市場人士用來提振尿素行情,不料情況并非如此。在國內工業需求不足、尿素工廠新單不理想的情況下,價格恐將繼續松動,單憑吆喝還不足以炒熱市場。
尿素價位起起落落,前期價格探漲變成了刺激下游市場備肥的手段,同時也是為自身預留回調空間。究其原因,工廠隨行就市的心態只關注待發量,競價促銷也隨之被市場認可。因此也導致尿素企業的降價操作并未給銷售帶來多大幫助,下游觀望氛圍加大空頭比重,農資經銷商采購,普遍是隨進隨出的原則。
國內氮肥行業仍有大批企業虧損,盈利能力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,產業升級之路正在延續。2019年尿素期貨的上市也引發了業內高度關注,尿素期貨作為行業新變化,所有業內人士必須高度關注,正確對待期貨對行業的影響,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式參與,合理利用規則為企業服務。當前國際市場仍有部分缺口,出口仍是國內市場最重要的支撐因素之一。未來國際市場產能將大幅增加,中長期出口形勢不容樂觀。
尿素分析師認為,運輸、印標、西南限氣以及開工率調整等利好,基本都是虎頭蛇尾。有機肥替代化肥,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尿素替代品的涌現大約擠占了100萬噸左右的農業尿素需求?,F階段國內市場未有較大的支撐優勢,下游市場本就對價格反彈缺少信心支撐,加之工廠新單量如期萎縮,博弈降價也算理所應當,至少在剛需有限的大環境下,市場心態亟待重建,預計,2020年短期內市場低位調整,有新增產能252萬噸。
磷肥:產能或將下降
磷肥市場在2019年春季用肥之后就顯得格外低迷,磷銨全年的開工率限制在一定的低位水平(現階段一銨以及二銨的開工率均在4成略高的水平)。2019年國內氯化銨主產區仍集中在華東以及華中區域,華東產能占比達到39.7%,華中產能占比達到27.7%;1-9月國內氯化銨產量約935萬噸;國內聯堿企業氯化銨開工率整體處于75%以上水平;國內氯化銨價格走勢年度震蕩幅度達到37.88%。
由于供需改變、異常天氣和原料成本降低,磷銨市場價位持續性下滑,作為磷銨全年用量最大的冬儲市場,即便下游面對如此低價,整體的采購積極性卻相對較差,同比2018年同期的價位,磷銨跌幅300-500元之間。
下游對一銨現貨采購保持謹慎按需態度,剛需整體釋放量有限。受限于一銨基本面臨虧損而純堿價格未能持續下滑,市場近期持續弱行為主。原材料方面:港口市場商談消息稀少,貿易氛圍不溫不火,部分工廠雖有補貨意向,市場成交行情價高量淡。液氨廠家謹慎調整,市場心態偏弱,局部大氣預警,聯產放氨增加,主產區整個檢修裝置少,供需偏松,行情偏淡,部分或將跟降。
二銨新單成交量維持穩定,企業出貨為主。從供應來看,原材料硫磺價格上漲未有實質利好因素支撐,后期或存下滑可能,因此成本對二銨價格影響較弱。從需求來看,基層經銷商采購較為謹慎;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,新單成交較少。從中國供需情況看,以及考慮硫磺處于歷史低位、二銨進一步下跌的壓力不大,靜待市場減產信號以及需求的適度復蘇。綜上預計,二銨市場內外需求疲軟態勢難改,價格或將維持弱穩態勢。
中國磷肥產量繼續減少,2019年出口保持平穩,未來出口將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。印度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國,且印度磷肥庫存當前處于高位,同時中國出口到印度的產品受到沙特的競爭,因此2020年中國出口市場需求不容樂觀,2020年需求主要看國內增長。
減產或將成為中國磷肥行業的常態化,2020年將繼續按照40%比例進行常態化控制。如果后續國內農產品價格有一定上漲,帶動國內需求恢復,將迎來一個新的平衡。
鉀肥:有所回暖
國內鉀肥內銷低位盤整,需求拉動不足,新單跟進不濟,加之國際氯化鉀市場低迷,各地區市場成交緩慢,進一步助長國內鉀肥市場的頹勢,因此,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仍以弱穩運行為主,若要沖出目前的困境,還需要時日。鉀肥價格單邊下行,鮮有震蕩,貿易商大面積虧損,最主要的原因是供應量的大幅增加。受農產品價格下滑、環保督查力度加大、氮磷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,國內鉀肥需求有所下滑,需求清淡的情況春節前難有所轉變。預計,隨著春耕備肥逐步開始,鉀肥行情或將有所回暖。
鉀肥方面由于新建項目產能增加,盡管有項目關停,未來鉀肥市場供應過剩量將會逐年持續增長。鉀肥市場弱勢盤整運行維持,市場觀望氣氛較濃,價格暫整體弱穩,小幅松動。硫酸鉀市場價格平穩運行,生產企業開工率正常,整體市場供需呈現僵持狀態。業內對氯化鉀后市有反彈的可能已不報太大希望,硫酸鉀供大于求,想反彈也難實現。北方市場冬季農業用肥需求冷清,下游采購情緒不佳,廠家有一定庫壓,市場成交一般;但在副產鹽酸走勢較好的支撐下,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生產成本的壓力。南方市場冬季用肥量處于正常需求,部分企業產品進行出口,市場庫存量正常,供需關系比較平衡,出貨順暢,成交尚可。
據統計,2019年1-9月,我國共進口鉀肥765.3萬噸,較2018年同期增加209萬噸。預計全年進口800萬-830萬噸左右,同比增加55萬-85萬噸。2019年1-8月份,國產鉀肥折純468.9萬噸,實物量預計750萬-800萬噸,是所有肥種中增幅量最高的。預計到2020年春節前后將重新開啟鉀肥進口談判,因此應關注陸運進口及海運進口的時機與價格。
復合肥:洗牌繼續加快
國內復合肥企業受環保壓力影響開工降低,維持半開工狀態,復合肥市場盤穩運行。原料支撐不足,復合肥價格穩中趨弱。終端農產品利潤空間萎縮,農需釋放緩慢,經銷商維穩操作、備肥謹慎。局部地區發運前期預收訂單,市場交投較之前稍有好轉。預計年后,肥企開工維穩,為后市集中拿貨生產貨源。
2019年,復合肥市場較清淡,加之往年的“沉痛”經歷,經銷商提前大量儲備復合肥的意向不大,仍觀望為主。價格低并未使復合肥企業走貨有明顯好轉,復合肥企業壓力仍較大,成品庫存消耗緩慢,近期開工率緩慢回升,原料消耗速度也有所提升,但就原料行情來看,復合肥企業新的采購計劃仍較謹慎。復合肥市場盤整運行,廠家冬儲政策提振下,局部地區預收走貨有增多現象。市場大部地區僵持運行,下游考慮到后市資金風險,目前謹慎操作,僅適量打款,回運欠缺積極性。預計短線復合肥市場或延續弱穩,需要關注原料市場行情及肥企出貨狀況。
未來國內畝均化肥用量將會降低,主要是畝均單質肥用量下降,但是畝均復合肥用量仍有提升空間,對復合肥的需求有望繼續增長,作物專用肥需求不斷增加,“有提質增效功能”的復合肥將開拓新市場。2020年變化多端的市場行情,無論大、中、小型企業,應對方略將轉變為硬性對接能力,將考驗企業的真正實力,復合肥行業洗牌繼續加快速度,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面對2020年市場行情,應提高企業抗壓、抗風險能力,適應國家各項政策要求;積極組織良性資金流,加大原材料階段性備貨;強化生產效率,提高短時間供貨能力;轉型升級,提高復合肥產品適應性,放輕大田作物區,強化經濟作物區;企業間強化互補互助,縮短運輸距離。
特種肥技術進步顯著
控釋肥、緩釋肥、包硫肥、穩定性肥料、水溶肥、液體肥、中微量元素肥等特種增值肥料,在不同地區、不同作物應用不同。在一些環境敏感地區和農業技術先進國家,特種肥料有助于減少養分損失和環境污染;在一些勞動力匱乏地區,緩釋肥和控釋肥能夠減少施肥次數,利于作物吸收。
從不同養分來看,目前全球特種肥料對氮肥的消費占比為6.7%,以穩定性肥料為主,對磷肥消費占比1.9%,對鉀肥消費占比3.1%。據估計,特種肥料在發達國家仍將以年均4%以上的速度增長,在發展中國家,受農產品品質提升、環境保護壓力等影響,發展潛力更大。目前我國特種肥料發展迅速,總體來看,特種肥料創新不斷向高水平發展,研發方向更加傾向應用導向,高效與生態并重是目前研發思路的出發點。很多新產品研發都經過了田間試驗的檢驗,讓新型肥料的研發更接“地氣”,更適應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。
我國特種肥料進入了發展快車道,新技術、新產品在農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多,市場潛力巨大。未來,圍繞高效農業、生態農業,科研單位和企業正在做進一步研究,持續創新將成為特種肥料產業的常態。
畜禽類有機肥將迎來春天
2019年10月,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“關于出臺有機肥補貼政策,破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‘最后一公里’難題的建議”的答復稱,將在中央財政支持下,采取有效措施,鼓勵和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,下一步,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,推動有機肥應用。
畜禽糞污是重要的資源,是利用的問題。培肥地力,發展有機農業離不開有機肥,要充分利用制作有機肥還田,沼氣發電等都可以以畜禽糞污為原料,這契合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。
隨著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市場,畜禽糞原料有機肥面臨的安全問題將在源頭得到一定程度解決,畜禽糞有機肥將有大發展。
小結
未來,全球范圍的化肥供應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,但增速開始減弱。業內人士預計,氮肥、磷肥、鉀肥的產能凈增長分別為5%、7%、13%,將呈現氮肥淘汰加速、磷肥溫和擴張、鉀肥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?;氏M仍將增長,但增長率取決于人口增長率和化肥施用效率。根據國際化肥協會預測,未來,化肥消費年均增速約1.1%,其中氮肥、磷肥、鉀肥年均增速分別為1.1%、1.6%、1.9%